當前位置:首頁 > 古體詩 > 辭賦駢文 > 太和谷記
太和谷記 作者:云水
秋深冬淺,乍暖還寒。應杜、付二君之約而往靜池溝。因太和之水溯谷而匯汝源,故名太和谷,今曰靜池溝。谷口原有禪玉寺,殘基頹垣、尚有遺存;據傳太和城建筑之時興建此寺。初時,寺內晨鐘暮鼓、佛聲悠揚,后太和城
秋深冬淺,乍暖還寒。應杜、付二君之約而往靜池溝。
因太和之水溯谷而匯汝源,故名太和谷,今曰靜池溝。谷口原有禪玉寺,殘基頹垣、尚有遺存;據傳太和城建筑之時興建此寺。初時,寺內晨鐘暮鼓、佛聲悠揚,后太和城幾經易幟,衰于滅佛,后終毀于山洪。而今,高速飛架,遺跡無存。
出車村西,走石家莊、過高上隊,循谷而上,即入溪谷。泉聲夾道,坐石弄泉,其聲濺濺然;水清泉明,有魚數頭,其行悠悠然;聚目遠眺,山黛煙嵐,其光晶晶然。沿谷而上、溯水而行,秋風陣陣、白露點點,水近山明,層林盡染,雖已秋深,草枯木萎,而蒼藤古木仍盛,毫無蕭瑟之氣。穿松踏林,山高風巨,霧氣不定。夾岸高山,皆生寒樹,負勢竟上,高下難分。
行數里,遇碧潭,坐潭小憩,風冷入骨。有松無花,沙沙成曲,有鳥無蟲,啾啾成韻,四顧氣象瀟灑,恍然疑在物外。彼時,心有鳶鳥者,望峰息心,事有經綸者,窺谷忘返。不覺日已將哺,西山吞日,余光橫照,青翠重疊,濃淡掩映。
登谷遠可上太和山,雖流連徐步,仍折山而返,朝煙夕嵐,晨光暮靄,谷風幽幽,谷水脈脈,睹此谷無窮生機,游此谷元氣淋漓。
編輯點評:
對《太和谷記》一文發表給力評論!(250字內)